Syllabus
課程中文名稱 Course Title (Chinese) |
微積分(一) |
課程英文名稱 Course Title (English) |
Calculus (I) | ||||
開課班級 Class |
A10571; |
課程編號 Class Code |
A161 |
學分數 Credit |
3 |
課程分類 Type of the Course |
|
授課教師 Instructor |
吳宗芳(Wu, Tsung-Fang) |
修習類別 Compulsory/Elective Courses |
必修 (Compulsory) |
授課語言 Course taught in Languages |
主要語言 (Primary):英語 (English) 次要語言 (Secondary):國語 (Chinese) |
教學目標 Objectives | ||||||||||||
本課程主要在提供微積分之基本觀念,教授各種計算技巧,並以簡單的理論基礎與證明方法為輔,培養學生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,以作為管理科學應用之基礎。並已學習、了解函數、圖形、極限、微分、導數的應用、指數、對數函數及指數、對數函數的微分為主要教學目標。 | ||||||||||||
授課形式 Class Types | 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
課程內容與進度 Course Description and Progress Outline | ||||||||||||
第一學期 第一週:實數線和次序、在實數線上的絕對值和距離、指數和根號、因式分解多項式、分式和有理化 第二週:迪卡兒平面和距離公式、方程式的圖形、平面上的直線和斜率 第三週:函數、導數和圖形的斜率 第四週:微分法則、變化率、乘法和除法法則、 第五週:連鎖律、高階導數、隱函數微分 第六週:相關變化率、遞增和遞減函數 第七週:極值和一階導數檢測法、凹向性和二階導數檢測法 第八週:最佳化問題、商業和經濟學的應用、漸近線 第九週:曲線的描繪、微分和邊際分析 第十週:期中考 第十一週:指數函數、自然指數函數、指數函數的導數 第十二週:對數函數、對數函數的導數、指數成長和指數衰退反導函數 第十三週:不定積分、一般冪次方法則 第十四週:指數和對數積分、面積和微積分基本定理 第十五週:兩圖形所圍成區域的面積、旋轉體的體積 第十六週:定積分為總和的極限代換積分法 第十七週:部分積分法與現值、部分分式 第十八週:期末考 | ||||||||||||
教科書/參考書 References/ Textbook/ Documents | ||||||||||||
Ron Larson & Tzuwei Cheng: Calculus an Applied Approach | ||||||||||||
評分標準 Evaluation (Criteria and Ratio) | ||||||||||||
期中考:30%, 期末考:30% , 小考、出勤及課堂互動:40% | ||||||||||||
課業討論時間 Office Hours | ||||||||||||
每週一、二下午15:00-16:00 | ||||||||||||
三級核心能力養成設定 Basic Disciplines and Core Capabilitie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University | |||||
系核心能力指標 Core Competency-Dept. |
教師設定數值 Intensity Scale |
院核心能力指標 Core Competency- College |
對應院核心能力 Corresponding Capacity Index of College |
校核心能力指標 Core Competency of NUK |
對應校核心能力 Corresponding Capacity Index Of NUK |
分析數據的能力 | 50% | 資訊運用的知識力與判斷力。 | 15% | 知識力 | 40% |
分析經營環境的能力 | 5% | 職場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能力。 | 15% | 社會力 | 10% |
統整問題的能力 | 15% | 與國際接軌提昇語文的能力。 | 5% | 品格力 | 10% |
運用外語的能力 | 5% | 創新思維與主動學習的能力。 | 15% | 創造力 | 40% |
人際溝通的能力 | 5% | 以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| 50% | ||
掌握亞太地區脈動的能力 | 0% | ||||
企業責任與社會關懷的能力 | 0% | ||||
改善作業系統的能力 | 10% | ||||
應用資訊技術的能力 | 10% |